雅安特色美食之

黑砂雅鱼

      说起雅安,必说“三雅文化”。雅鱼,又在“三雅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 雅鱼,营养丰富,味道极为鲜美,正因如此,雅鱼也是历朝历代的进贡佳品。

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,中华诗圣杜甫“在《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·先寄严郑公五首》的长诗中赞叹:“鱼知丙穴由来美,酒忆郫筒不用沽。”这里说的丙穴之鱼就是雅鱼。雅鱼,学名齐口裂腹鱼或重口裂腹鱼,原名丙穴鱼,是名贵的冷水鱼,它以鲜嫩紧致、味美悠长震撼着人个的舌尖,颠覆着食客的味蕾,连口味百转千回的慈禧太后也誉为它为龙凤之肉。在2002年中国西部博览会上,雅鱼被评为中华奇珍鱼之首,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
雅鱼,制作方法多种多样,有干煽、油焖、红烧、清蒸、煲汤等等......上述做法虽做出的雅鱼各有特色,口感适中,味道鲜美,但这些做法却少了点“雅鱼”的魂魄,丢掉了“雅鱼”固有的精髓。 一方水土才能成就一方美味,要想做出地道的“雅鱼”,必须用雅安特有的荥经黑砂锅烹煮才能做出一锅完美到极致的砂锅“雅鱼”来。

雅鱼头骨中有一把“宝剑”,据说为女娲补天时遗落之剑所化,如今已经成为雅鱼的“防伪标识”。雅鱼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相传,清代上贡慈禧,太后赞美为“龙凤之肉”。荥经砂锅雅鱼多采用龙苍沟、白井沟内天然溪水中养殖的雅鱼为原材料,用荥经砂锅慢炖,其汤色浓白,是河鲜中难得的佳品。


专属于雅安人的美食仪式


      长期以来,砂锅雅鱼是雅鱼最传统的做法。做雅鱼的砂锅,来自雅安市辖的荥经县,荥经县烧制黑砂锅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享有“东宜兴紫砂、西荥经黑砂”的美誉。荥经黑砂锅以当地特有黑砂与白墡泥高温烧制而成,其釉色独特,具有耐高温,抗腐蚀,不氧化,因其导热、散热慢等特点,用于煲汤,煨菜别具风味。所以荥经黑砂锅就像是专门为“雅鱼”而生的,“雅鱼”也特地为荥经黑砂锅而长。

砂锅雅鱼不仅做法极为讲究,吃法也极具仪式感,久违的雅鱼砂锅,在“呼呼啦啦”沸腾的声响中便端上了餐桌。其雪白如脂的浓汤,在黝黑铮亮的砂锅衬托下更加诱人。沸腾的汤汁肆意且不加修饰散布着它的浓香,满屋都被这垂诞三尺诱人的浓香所迷惑,所包裹。说起吃雅鱼极为讲究。雅鱼说“吃”未免太俗,用“品”更为贴切。首先品雅鱼千万急不得雅鱼不仅要品出它的味,还要品出它的“雅”来。

品雅鱼,“雅”品就是要有一种仪式感,这种仪式可不能马虎,对食材的尊重与度诚,才能品味出食材地道的美味。品前应用淡茶或清水漱口,清除口腔中的残渣异味,只有清洁的口腔,才能不至于亵渎了雅鱼极致的美味。品雅鱼时要先喝汤,后吃鱼。喝汤,可是有讲究的一门技术活,从砂锅内盛汤一定要轻柔小心,汤勺顺边起汤,不能肆意搅动砂锅内的雅鱼与食材。滚烫浓香的鱼汤盛在碗里,要趁热喝下就有小窍门了,滚烫汤上漂浮的是一层薄薄如脂的土鸡油,要用嘴快速地去吹动浮油,趁雅鱼汤一个不注意,用嘴去“嘬”。只有用“嘬”才不至于烫到嘴,才能最好品味到雅鱼汤的最原本美味。

雅鱼汤绵软入口,舌尖卷着细浪,在口腔中盘旋激荡,舌与口腔中的每一个味蕾,都被雅鱼汤每一滴汤汁浓郁的鲜美所唤醒,所折服。真是“日啖雅鱼汤一口,三生愿为雅安人”

在品味完雅鱼汤后,才品味砂锅里的雅鱼与众多食材。砂锅雅鱼不仅仅是汤汁鲜美,雅鱼肉质也是极品,因水温低,生长缓慢的缘故,雅鱼刺少,肉质紧致且肥嫩,在砂锅的烹煮下格外细嫩爽滑,入口即化。加之其他食材的完美搭配与融合,让人“沦陷”其间欲罢不能。

吃罢砂锅雅鱼后饶有兴致的“寻宝剑”与听故事,是雅鱼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,也是雅鱼文化的魂魄与精髓所在了。在品尝雅鱼的同时,去感受雅安的一方水士,一种风情,让你在舌尖的美味与美食的文化流连中忘乎所以,唇齿间的那一抹留香任凭四时流转,春秋更迭,青衣卷澜。